24直播网

马德兴:足协要先选技术总监,然后再让技术总监负责选帅

发布时间:2025.07.21

7月21日,国足跟队记者马德兴发表文章,指出了国足在过去选帅方面存在的失败,他提到,足协即将任命新的技术总监,并让技术总监来负责选帅工作。

马德兴首先指出:近些年来,中国足协无论是男足国家队还是国奥队、国青队、国少队,亦或是女足国字号队伍的选帅工作,几乎都可以说是完全失败的。因为除了女足国家队曾在2022年印度女足亚洲杯上意外夺冠之外,其他各级国字号队伍在洲际大赛中几乎都未能出线,从男足亚洲杯到世预赛,再到U23亚洲杯、U17亚洲杯,以及女足U20亚洲杯、U17亚洲杯。尽管各级国字号队伍未能出线的原因各不相同,比如分组不利、实战中裁判的不公平判罚等,但在现行的KPI考核机制下,未能出线就意味着不合格、意味着失败,哪怕日常工作做得再好,没有成绩就等于零。

所以,站在这样的高度,在中国足协展开全新周期、聘请新的主教练之前,中国足球需要有全局观念,首先自我剖析近年来国字号队伍的整体失败,而不是局限于某一支队伍的失利或某一支队伍的主教练。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,恐怕首先在于中国足协作为中国足球的最高管理部门,对自身的定位与认知出现了严重偏差。而且,作为最高管理部门与机构,其下属的各个部门之间实际上是割裂的,没有站在统一的高度、以统一的思想来开展工作,这也导致了中国男女各级国字号队伍的选帅工作失败。

马德兴透露了自己七年前的一段经历:2018年7月31日,在潍坊杯国际青少年赛期间,组委会主办了一次名为《2018“鲁能·潍坊杯”青少年足球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——探讨未来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技术的发展方向》的活动。作为发言者,他在论坛上针对中国足球现状明确提出了一个观点,即中国足球各级国字号队伍的主教练战术理念与指导思想不一致,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。中国足协麾下的11支国字号队伍,由10个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主帅担任,中国足球水平不高,但却创下了一个世界之最!同时,他还指出了这种现象所反映出的核心问题和本质问题,即中国足球一直是由非专业人士在主导。

由于那次论坛有现场直播,因此他的讲话在当时引发了共鸣,并随后引起了激烈的热议。当然,更不为人所知的是,那次发言引起了领导的不满,负责组织这次活动的山东潍坊足校领导便接到了足协领导的电话。但时隔七年,看看现在的中国各级国字号队伍的教练员组成,不还是和七年前一样吗?

看上去,中国男女足各级国字号队伍的架构建设很完善,而且也都是实施一体化的管理,即男足“大国家队”、女足“大国家队”,都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。但是,这仅仅只是形式上的相似而精神上并不一致!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和本质。

一个很简单的例子:当伊万在中国男足国家队采用442阵型、中场菱形站位时,安东尼奥在2003年龄段U23国足采用的是4231阵型、立足防守、放弃控球的战术,更多地强调转换的速度、强调身体与对抗。那么,2003年龄段U23国足球员如何到了国家队就能够做到“即插即用”?

再看看久尔杰维奇所执教的原2005年龄段U20国青队,虽然同样更多是4231阵型,但更强调控球、强调进攻。再到如今浮嶋敏所率领的2009年龄段U16国少队。尽管外界想当然地认为日本教练强调传控,但浮嶋敏实质上是放弃主动控球,而是更强调转换、快速,实战中更多采用长传踢法。

表面上看起来,这几年中国青少年球员的质量和情况较之以往好了很多,但实际上呢?进入到不同的国字号队伍中,同一名球员都需要去适应不同教练的不同技战术要求和打法。当外界因为一名球员的表现不好而大骂球员时,似乎没有人在意球员本身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适应过程。

足球的核心是什么?技战术才是最根本的。作为一国的各级国字号队伍,要求千差万别,难道作为最高管理部门的中国足协,不需要为此承担责任吗?

马德兴认为:根本原因就在于足协本身缺少一个明确的统一指导思想,尤其是技战术指导思想。当我们都在羡慕日本足球时,他们最大的特征恰恰就是有明确和统一的技战术指导思想。当然,针对具体某个场次的比赛,可能教练员的要求会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对手会有不同变化,但其核心理念不会变。可如今的中国足球,最缺乏的恰恰就是没有自己明确的、专业的技战术指导思想,因为如今的管理人员,绝大多数都是搞行政出身而非足球专业出身。

他介绍道:自从比利时人克里斯合同到期离开之后,中国足协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自己的技术总监了。而足协内部的下属各个具体工作部门都有自己的KPI,尽管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技术总监,会给出一定的专业意见,但因为这些部门的技术总监相互间也没有一致的理念,对足球的理解也完全不同,所以各个部门也就形成了各自为战的局面。譬如,国家队管理部有自己的技术总监,是原国奥队主教练、代理担任过中国男足国家队主教练的傅博。而女子部的技术总监、德国人穆勒在从韩国足协下课后来到中国。而青少部则由荷兰人担任技术总监。

过去几年来,中国男、女足各级国字号队伍选帅时,都是由部门牵头。譬如,国家队这几年的换帅工作都由国管部在牵头,青少年国字号队伍的选帅则是由青少部牵头(注:这是在今年4月底各级国少队重新划归国管部之前,如今2010年龄段与2011年龄段国少队的选帅则是由国管部牵头),女足国字号队伍的选帅则是由女子部牵头。各个部门再联系技术部,去找教练员委员会的相关教练担任选帅小组专家成员。所以,每一次,选帅小组的成员都不一致,意见当然也不可能一致。

那么,最终如何做到意见一致?当然就是听领导的!

最后,马德兴表示:这一次,中国足协在展开选帅的问题上提出首先应该尽快确定新的技术总监,让技术总监来牵头负责国家队选帅工作。这显然是一大进步。换句话说,各个具体的部门不再牵头负责国字号队伍的选帅,这样的变化对中国足球整体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。

首先,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即将出任技术总监的这位人士大概率还是一名外国人。外教的视野、对亚洲足球、对世界足球的了解程度恐怕要比现在的本土教练好不少。对于目前中国足球真正缺什么、需要什么大致有一个清晰的认识。

其次,外籍技术总监至少有其自身的国际人脉和资源,可以更清楚目前教练(不论外籍还是中国本土教练)的基本情况。这比过去中国足协的选帅因为没有自身的国际人脉、单单通过经纪人这一条线要好不少。

第三,尽管外籍教练也需要适应中国的人情世故,但至少会更偏重于业务、偏重于技战术等足球核心问题,而不会像过去那样更注重所谓的关系。这可以在更大程度上确保这次选帅的最初目标,或者是不会偏离太远。

当然,在目前的情况下,按照足协的设想,这位新的技术总监至少需要熟悉和了解中国足球,或者已经在中国足坛工作过一段时间,才能对中国足球、中国社会等有基本了解,也就是所谓的接地气。而这样的人选,其实也就那么几位。毕竟大老远从中国以外的地方重新物色一位新人担任技术总监,就面临着自己都还不熟悉、不了解中国足球的情况,自然也就无法对症下药。

所以,这一次中国足协的选帅,或许未必会像外界所想象的那样,一大堆经纪人向中国足协一推荐、然后利用网络大造声势,就能成为中国男足国家队新主教练了。动作不可能那么快,但至少目前的做法,表明了中国足协还是希望能够有所改变、有所突破。

相关资讯

热点资讯

热门比赛

今日共6场

比赛回放

热门标签